智新电子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资料图】
一、业务概要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连接器及线缆组件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连接器及线缆组件、精密注塑及冲压组件等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等业务,产品按终端应用分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新能源等系列,消费电子类主要应用于移动办公、娱乐设备、智能家居及智能穿戴等领域;汽车电子类主要应用于高速高频数据传输、汽车安全及汽车娱乐系统等领域;新能源类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储能领域。公司注重产品技术、工艺开发,研发费用投入逐年增加,推动人才梯队培养,信赖性实验及精密加工设施不断投入,公司综合技术优势快速提升。公司在拥有ISO9001、ISO14001、IATF16949体系认证及SONYGP、UL行业认证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内部管理,从设计开发到产品交付实现了ERP/MES/追溯等信息化全过程覆盖,公司管理运行高效,产品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公司凭借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开发优质客户并实现项目落地,推动公司业绩不断增长。公司被认定为山东省2023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于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采取订单生产模式,营业及资材部门紧密配合,通过ERP系统控制物料库存;生产部门通过MES系统管控生产周期及制造成本,以促进精益生产、闭环管控。公司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公司产品开发方向,将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为公司今后的持续发展蓄能,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模式无重大变化。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业务模式无重大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一)经营计划2023年上半年,受国内外形势影响,消费电子市场疲软、产业链转移加剧,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公司经营受到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的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多项目陆续定点并进入量产阶段,同时新项目研发也在持续推进中。上述项目的量产,有望继续改善公司运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669,555.64元,同比下降16.74%;净利润为9,092,497.87元,同比下降56.27%。分季度看,公司第一季度完成营业收入75,376,840.18元,第二季度完成营业收入100,292,715.46元,环比增加33.06%。1、产品业务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变化。但受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市场需求下降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上半年消费电子类营业收入出现较大下滑;汽车电子类业务因上半年行业竞争加剧、突发降价,部分项目未达预期。但公司充分把握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机会,积极配合客户项目开发及量产需求,争取了多个项目快速落地并陆续进入量产,汽车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08%。下一步,公司将继续集中工艺技术优势,加快新产品开发,进一步开拓汽车电子及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市场。2、市场开发情况公司继续聚焦连接器组件主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技术与工艺研发投入,快速响应,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方案及增值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与歌尔股份(002241)、下田工业、日本索尼等主要客户紧密合作,新项目持续推进,扩大模组化供应;吉利威睿、蜂巢能源等新能源领域相关项目陆续进入量产,同时新项目研发也在持续推进中。3、融资情况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银行借款等方式进行融资,与银行等信贷机构合作紧密,公司融资渠道顺畅。4、产能建设情况报告期内,公司1号车间陆续投入使用,增加可用面积约2万平方米,连接器线缆组件产业化二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保证公司后续项目充足的生产场地需求。(二)行业情况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领域。1、消费电子及汽车行业情况近年来,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迅猛,推动相关连接器线缆组件产品较快发展。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产品日趋成熟,新品类尚需等待技术及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市场整体需求不佳。在汽车领域,整体市场向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24万辆和1,32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在一季度汽车产销同比下滑的情况下,二季度产销明显恢复。第一季度汽车产销的下滑,对部分主机厂车型推出的计划造成了一定影响,但随着二季度产销的好转及国家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出,下半年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向好发展。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万辆和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从市场占有率看,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达28.3%,比2022年提升2.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高,拉动了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连接器线缆组件产品的需求;汽车智能座舱概念的提出,360环视影像、电子内后视镜以及辅助驾驶等功能的逐步普及,对车内数据高速传输产生了更多需求。2、消费电子及汽车行业周期性受到下游终端产品销售周期的影响,连接器线缆组件产品的生产、销售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消费电子类连接器线缆组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受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的影响,相比下游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销售淡旺季提前1-2个月左右。汽车电子类连接器线缆组件产品的生产、销售受相关车型上市时点及销售的影响,相关车型上市前相关产品销量较小,进入量产后,相关产品销量增加。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1、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的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专注于连接器线缆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汽车类电子设备等领域。近年来各类电子产品行业快速发展,新的市场需求不断涌现,公司经营业绩相应增长。如果未来出现宏观经济下行、产业支持政策调整等不利情形,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可能会下降,将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关注宏观经济及政策变化。紧跟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的适用性。2、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受国内外电子产品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影响,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较高。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占比较高。公司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对主要客户销售集中的情形。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其他因素导致其对公司产品的需求下降或因公司产品交付质量、交付速度等原因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而使其转而向其他供应商采购,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应对措施:经过多年的经营开拓,公司与一系列国际、国内知名客户达成稳定合作。近年来,公司持续开拓汽车电子市场,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相关收入占比逐渐提升,公司将不断加强与现有客户合作并进一步开拓市场新客户。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生产经营的主要原材料为胶壳、端子、线材等,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较高。原材料价格变化对主营业务成本影响较大,公司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应对措施:公司生产经营中持续关注原材料变动趋势,并调整相应的采购策略。4、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人员数量和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公司部门机构和人员数量不断扩大。资产规模的扩大、人员增加等都会使得公司组织架构、管理体系趋于复杂,对公司已有的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组织设置、内部控制等方面带来较大的挑战。公司面临进一步建立完善规范的内控制度和管理体系,提高管理能力,控制费用,保证公司运行顺畅等一系列问题。如果管理层不能适时调整公司管理体制或未能很好把握调整时机或发生相应职位管理人员的选任失误,都将可能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发展或错失发展机遇。未来公司可能存在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的管理能力滞后于经营规模增长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已建立内部优秀人员选拔流程,配合公司对外部人才的引进,以确保公司管理层整体能力的不断提高,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能力。5、共同控制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由赵庆福先生、李良伟先生共同控制,两人直接支配公司的表决权比例均为33.90%,通过智联合伙间接支配公司的表决权比例为3.78%,合计支配公司表决权比例为71.59%。赵庆福先生担任公司董事长,李良伟先生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庆福先生、李良伟先生就董事会、股东大会层面的重大事项的共同控制,包括会议的提案、召集、表决等事项确保在会议前达成一致意见,并在董事会及股东大会表决中按一致意见进行表决。但因赵庆福先生、李良伟先生股权比例完全一致,如不能对公司的重大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将会产生共同控制风险。应对措施:赵庆福、李良伟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包括会议的提案、召集、表决等事项做出了具体的约定,确保在重大事项决议前达成一致意见。6、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本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赵庆福先生、李良伟先生,两人直接支配公司的表决权比例均为33.90%,通过智联合伙间接支配公司的表决权比例为3.78%,合计支配公司表决权比例为71.59%,对公司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公司已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关联交易回避表决制度,对外投资、对外担保等各项管理制度,从制度安排上避免控股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的情况发生。但是,赵庆福先生、李良伟先生仍可能凭借其控股地位,影响公司人事、生产和经营管理决策,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严格执行相关内控制度,遵循回避原则,减小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风险。7、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目前的连接器行业中欧美、日本及台湾地区的生产厂商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制造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全球的连接器厂商也逐渐的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大陆,势必会加剧大陆地区连接器行业的竞争。因此公司若是不能保持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质量把控方面的优势,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会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进而影响公司的未来发展。应对措施:完善薪酬制度,加大销售渠道和销售团队的建设,应对市场竞争风险。同时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培养核心技术团队,同时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对现有技术和产品进行优化及升级。8、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0743.85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大;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1.16%,公司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其资金实力相对较强,应收账款回收有较大保障,但随着未来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张、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应收账款的总额可能会逐步增加,若宏观经济环境、客户经营状况等发生不利变化,将导致公司面临坏账的风险和资产周转效率下降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针对应收账款已计提相应坏账准备,并且公司不断努力与客户协商,缩短货款结算账期。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期初下降18.35%。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